日期:95年4月2日
地點
向陽
栗園
摩天
利稻
霧鹿
新武
初來 
海瑞
台東市
時間
0430
0646
0700
0710
0930
1000
14:30
1620
標高
2312
1793
1546
1068
713
412
340
-
-



數著點點繁星,我們忘情地沉醉在無垠崖的星空裡 ─ 儘管寒風依舊冷颼颼。

南橫上空的星際是無法以言語比擬的!那捶手可得的星子,直叫人迷戀,期待黎明耽遲。

但破曉終究是要來臨的,我們的摩托車劃破的黑夜的寧靜,在向陽路上穿梭找尋探訪黎明的最佳位置。

等待是漫長且難熬的。當原本漆黑的天際被清晨的晨曦染上了一抹嫣紅,我們只能屏息凝視,一切都是無聲緩慢的,不知過了多久,陽光已灑落大地驅離了黑夜,朝陽仍被高聳的向陽山所遮掩,讓人無法一窺她的全貌,但這是老天送地一次上南橫的我們的見面禮,我們仍感幸福。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園,一個探訪向陽、三叉與嘉明湖的必經門戶,在天破曉時分,已陸續湧入慕名而來的登山旅人,準備啟程拜訪那墜落於群山中的璀璨藍寶石 ─ 嘉明湖。

旅人們臉上洋溢的期待與喜悅,感染了我們這些純粹賞日出的過客,可惜,這湛藍的天使的眼淚並未規劃在我們行程之中,只能與她的美麗揮手道別,期望造訪她的旅人能有滿滿幸福的收穫。

嘉明湖-天使的眼淚
嘉明湖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南部橫貫公路向陽北方直線距離7公里,海拔3310公尺,;嘉明湖坑穴直徑約210至330公尺、深約35公尺,是中央山脈南段主稜中最大的高山湖泊,高度僅次於雪山翠池,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嘉明湖湖緣為橢圓形因此又有人稱嘉明湖為『蛋池』,湖面呈現湛藍色,是眾多山脈中一顆藍寶石,並且有一個夢幻的別稱叫做『天使的眼淚』。 

嘉明湖最為吸引人的特點在於它是台灣目前唯一經過經濟部中央調查所認定為隕石撞擊而產生的高山湖泊,嘉明湖岸佈滿了岩石碎屑和一些玻璃物質,有黑、褐、白三種,而且某些碎屑表面有高溫熔化痕跡,石頭內之石英顆粒有極端碎裂現象,而這些玻璃物質經地質學家勘查,發現內部有極端的碎裂現象,且附近沒有任何的火山,亦無冰川/冰雪移動侵蝕的痕跡,故推測嘉明湖之形成以損石撞擊的可能性最大。

由於造訪嘉明湖會經過向陽山和三叉山兩座百岳,因此是相當熱門的路線,此外到了每年5、6月的玉山杜鵑花季登山客更是絡繹不絕,加上向陽森林遊樂區和嘉明湖避難山屋的完成讓嘉明湖的登山旅遊設施更為完善;登山客可從大關山隧道口進入後便抵達南橫中間點啞口,再前往向陽森林遊樂區和向陽山屋,沿途可欣賞到向陽大崩壁和關山大崩壁的景色,到達向陽山登山口後便可到達嘉明湖和三叉山,為登山客探險旅途做一個完美的結局。(資料提供/CTIN台灣旅遊聯盟 鄭瑄頤 彙整)





炫麗 ─ 摩科南,
岩壁上瀟灑地塗抹了五顏六色的色彩,這是上帝不經意的創作,吸引著我們駐足觀賞。

公路一旁搭起的帳棚是昨夜一家子的寄宿,享受溫泉洗滌的大姐對我們的冒然闖入還以歡迎的微笑,她侃侃細說這兒清晨之美 ─ 成群的大型鳥類在山谷間展翅,隻隻的蝴蝶在溪谷中起舞,我們迷戀日出東昇的時間太久了,錯過了山中熱鬧的清晨。

不過,路上驚遇台灣藍鵲一隻接著一隻、依序地飛過樹間,飄逸動人的景象,是繼滿天星斗的夜空之後讓我感動的景象之一了!

摩刻南溫泉
摩刻南溫泉位台東海端新武呂溪山谷中,由於岩層破碎,加上溪水沖刷,摩刻南溫泉在新武呂之中有相當多的露頭,但是最著名的,則是在距離溪谷數公尺高的山壁上所湧出的溫泉水,帶著高溫的水氣,向上升起,而富含礦物質的泉水,則沿著山壁下流,流入新武呂溪之中。岩壁在泉水長年的浸泡之下,長出白的、紅的不同礦物質的結晶柱。 

雖然道路與溪谷漸近,但是由於山崖陡峭,一般民眾仍不易接近摩刻南溫泉。若真要前往,建議在有登山經驗的人員陪同之下前往,以策安全。而據資料顯示,摩刻南溫泉出水口水溫在70度到90度之譜,屬微鹼碳酸泉,需慎防燙傷。 
泉  質 弱鹼性碳酸泉
泉  溫 90℃
療  效 養顏美容、可飲可浴



沒有微風的輕拂,熾熱的艷陽在身上烤上一遍又一遍,皮膚已是黝黑得發亮,在潺潺的溪水裡,我們找到消去暑氣的最好方法,雙腳浸入沁涼的流水中,身上的熱氣與煩躁立刻減去一半。

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
新武呂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南段的三叉山、向陽山至關山一帶東稜,主要支流包括大崙溪、霧鹿溪和武拉庫散溪,三條支流在新武部落附近匯流後向東行,於池上鄉匯入卑南大溪。

保護區範圍自新武呂溪下游之初來橋起,往上游經新武橋至支流大崙溪的拉庫拉庫溫泉,另一支流霧鹿溪至利稻橋,以及另一支流武拉庫散溪5.5公里處,總長度37.1公里,面積合計292公頃。 

民國82年高雄縣三民鄉楠梓仙溪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立,普遍受到國人肯定。同為郡社群布農族的台東縣海端鄉居民受其影響,乃發起保護新武呂溪運動,在鄉公所努力下,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省、縣各級政府的補助,自民國83年起派員巡邏,檢舉非法捕魚。

民國84年起,台東縣政府委託台東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進行魚類生態調查,發現新武呂溪的保育類魚種高身鏟頜魚與台東間爬岩鰍的數量甚為豐富。為積極維護新武呂溪的魚類資源,並提供溪流生態研究、教育及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台東縣政府乃於民國87年12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相關規定,成立魚類保護區。 

本區魚類資源依據過去之調查資料,至少有鱸鰻、台東間爬岩鰍、何氏棘、台灣鏟頷魚、高身鏟頷魚、菊池氏細鯽、平頷鱲(ㄌㄚˋ)、粗首鱲 、台灣馬口魚、褐吻鰕(ㄒ一ㄚˊ)虎及日本禿頭鯊等十一種。其中高身鏟頷魚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鱸鰻及台東間爬岩鰍則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此外溪流常見的鳥類則有綠簑鷺、夜鷺、小白鷺、鉛色水鶇、小剪尾、河烏及磯鷸等。常見的兩生類有盤古蟾蜍、日本樹蛙、褐樹蛙、斯文豪氏赤蛙及拉都希氏赤蛙。 (資料來源/ 自然保育網)



從新武一路狂飆,走完南橫已是下午時光,日頭依舊不減她的熱情在頭頂曬著,從2300公尺的高山到0公尺的平地,身上保暖的衣裳已一件又一件地脫去,接下來只能任由汗水浸濕身上唯一的短袖了!

水往上流
因灌溉溝渠其動線大致和下坡的公路平行,人們觀察時因受大地形標地物的影響,感覺上溝渠是緩緩的上升,實在是視覺上的錯覺所致



蔚藍的海、無際的天,海天一線延綿無崖 
亙古風化、海蝕作用的奇岩怪石,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離
踏在這曾孕育過海底森林的珊瑚礁上,享受著海風徐徐吹來,這就是   海!


小野柳
對於整個東部海岸的海岸景觀來說,小野柳是獨樹一格。這一帶的地層是由厚層砂岩及薄層頁岩交互沉積所形成,稱為砂頁岩互層,跟東部海岸其他地區的地質有很大差異,甚至在小野柳附近也找不到類似的岩層。所以從地質學來解釋,認為整個小野柳,基本上是一塊很大的外來岩塊。且從小野柳岩層中顛倒的沉積構造來分析,這塊外來岩塊在崩落的時候,還上下翻轉了180度。

由於砂岩和頁岩的軟硬不同,在海水長期的侵蝕作用下,外貌上形成規則的起伏,岩層面的節理也出現非常清淅的幾何線條,所以來到小野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欣賞這些奇特岩石的外形,以及它們的紋路構造。

而天氣晴朗時,從小野柳可以看見18海哩外的綠島和海上捕魚的船隻,有時還能看見海鳥遨翔海天,構成一幅讓人心曠神怡的畫面。(資料來源 /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在溫泉旅店洗盡一身的汗水與疲憊,整個人彷彿脫胎換骨般又活了起來 ─ 雖然在吃飽後又無力的癱軟在床上。

這一夜,我們回顧著當時在關山隧道的幸運,還好一切都是有驚無險!電視仍持續撥放著地震所帶來的災害,這讓明天要走南迴回家的我們只能更加小心與祈求能有昨天的幸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ib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